懂得品牌視覺VIS調研的三大誤區,可以在實際操作中避開雷區理清思路,為品牌下一步的診斷工作拿出詳實、客觀的手資料,以及為打造極具個性化的品牌視覺夯實基礎。
每個行業都有誤區存在,比如品牌視覺領域,更是誤區重重。一個誤區就像一個障礙物,只有一個個被打破才能順利前行開展工作,否則會理解有誤、溝通不暢,執行有偏差甚至導致方向性的錯誤。簡單的講,一個誤區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失誤。賽上品牌設計從事品牌視覺管理多年,有責任與大家分享這方面的經驗與體會,此次的話題是關于“品牌視覺調研”的誤區:
誤區一:只給企業挑刺
視覺調研常常被大家誤解為就是給企業專門挑刺。其實一整套科學的視覺診斷無關挑刺,而是客觀的為品牌視覺進行分析研究,終找出阻礙品牌發展的問題點。當然對于發展中優勢一定要鼓勵與發揚。只給企業挑刺的做法,帶來壞的結果是忽略了企業真實狀況,片面主觀的思維就會占了上風。即便調研的再仔細也會出問題。
只給企業挑刺,等于把過去的品牌視覺發展都判了死刑。這樣無非有兩種結果,挑刺太多,好的視覺表現很可能被否定,所有的判斷將失去公允,標準很難定下來,徘徊糾結止步不前,可能在幾年內也沒有正向改變。第二,全盤否定,重新來過,多調研一次多一次損失,每次可能都是新的形象,沒有繼承性。
誤區二:只管視覺層面
賽上品牌設計認為,無策略不視覺。品牌視覺出現問題,往往不是視覺本身的事,大多數情況是品牌策略出現了偏差。因此,打造品牌視覺,不能為了視覺而視覺,我們終的目的是什么?不是好看,而是終為品牌服務,這一點很關鍵。根據多年的實踐,企業在打造視覺的時候通常是在用美學觀點來做事。我們不能一棒子打死,至少只做對了一半,先考慮品牌策略是否對路才是關鍵所在。先做對、再做美、就是這個道理。
誤區三:只研究過去狀況
客觀地講,在品牌視覺調研過程中,對品牌過去的視覺狀況進行研究只是第一步。充分了解該品牌在過去是什么樣的策略?什么樣的表現風格?什么樣的傳播方式?什么樣的品牌影響力?這些是基礎的研究。之前談過,是所謂的過去式研究。
品牌發展一定要注重系統性與可持續性。因此,光影社在為企業做品牌視覺診斷時特別考慮到,品牌發展過程中過去的視覺、現在的視覺以及未來視覺的發展與趨勢,而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式的碎片化調研。